初饮红酒的人,大部份都会向法国波尔多的红酒入手,出于新手的心态,他们大多会选择一些中价酒。原因是他们不想买一些太平的酒,但那些个名比较响的酒庄,他们的酒又实在太贵,对于新手来说,他们根本并未知红酒是甚么样的东西,他们不懂得分辨怎样为之好酒,就算给他们一尝 Petrus,他们都可能只知这是一间老牌酒庄出的靓酒,但它靓在那里、贵在那里完全不晓,所以中价酒很多时会成为他们选择。
其实早在18世纪法国葡萄酒酒商就在研究葡萄酒的价格,他们发现葡萄酒的价格其实很稳定而且有些酒庄生产出来的酒在质量上跟价格上总是比其它酒庄的酒高。巧合的是当时所谓的一级酒庄在价格上通常是二级酒庄的两倍,是三级酒庄的三倍,是四级酒庄的四倍等,于是酒商们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分级制度。但是真正把这些酒庄以不同级数呈现出来却是发生在 1855 年。
1855 年在巴黎举办的世界葡萄酒博览会,拿破仑三世要求波尔多商业协会提供波尔多酒庄分级名单,于是由多位波尔多酒商提供数据,然后整理出一份梅多客区酒庄跟格拉夫区酒庄分级名单。名单上梅多客区的酒庄被分成五个级数,而索甸区和巴萨克区的酒庄则被分为两级,其中Yquem 被区分为酒庄 Grand Premier Cru,级数比一级酒庄更高。这个分级制度除了之前提到 1973 年 Mouton-Rosthchild 从二级酒庄升为一级酒庄外,至今没有其它改变。
现在的波尔多梅多区酒庄分级制度里,一级酒庄有 5 个,二级酒庄有 14 个,三级酒庄有 14 个,四级酒庄有 10 个,五级酒庄有 18 个,总共 61 个。其中Margaux 区有 21 个酒庄在名单里面,Pauillac 区有 18 个,St. Julien 区有 11 个,St- Estephe 区有 5 个和 Haut Medoc 区也有 5 个。
索甸区跟巴萨克区分级制度分为两级,其中除了 Yquem 被视为是酒庄外,另外还有 11 个一级酒庄,14 个二级酒庄。
而在波尔多左岸梅多区的 61 个酒庄当中,有 56 个酒庄并不只生产一种酒,于是他们酒庄的皇牌酒就被统称为正厂(正牌)酒,次一级的酒就被统称为副牌(二军)酒。酒庄一定会用酒庄靓的葡萄去酿制靓的酒,而那只酒亦成了他们酒厂的招牌酒;而它们的副牌酒就会用次一级的葡萄,当然有时未必系次一级,可能系用正牌酒剩余的优质葡萄都不定 (例如酒庄生长的靓葡萄有 6 万棵,但正牌酒可能只需 5 万棵已经够,剩余已采摘的 1 万棵也会拨给副牌使用。)
正牌酒与副牌酒的分别除了葡萄的质量外,的分别就是葡萄品种的比例,例如正牌酒的 Cab 同 Merlot 的比例系 85:15,副牌可以系 70:30,这亦令葡萄酒的味道及酒质有好大的变化。